签售会的事情商定之后,周硕就要开始着手写他的毕业论文了。

    他的论文和普通本科生的论文不一样,他打算把民国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拿出来,作为学术专著通过毕业答辩。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本科生,都会规规矩矩的写学术论文以求顺利通过答辩,而周硕作为天才横溢的作家,当然要另辟蹊径,搞得点不一样的。

    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涵盖的范围很广,可以选择的方向也很多。

    《人间词话》可以看作是“文学批评”这一类目的学术著作,作为毕业论文十分合适。

    《人间词话》全书不过短短一万余字,周硕只需要一个下午就可以写出来。

    周硕写完之后,就把它发给了自己的导师刘清澜教授。

    此前周硕就和刘清澜讨论过有关“境界说”的一些想法,因此,刘教授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惊讶。

    而当他看完之后,却淡定不起来了。

    “境界说”的核心理论,之前周硕就跟他提过,他还给了周硕一些建议。

    然而,这本学术专著所展现的深度与广度,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首先,这本书开创性的提出“境界说”,并且将之确立为评判诗词艺术的最高标准,超越了传统诗词中偏重格律、技巧、派别的局限。

    书中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意思就是说,“境界”是情景交融、主客观统一的艺术世界。

    这不但为读者理解诗词的审美本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更将对学术界诗词艺术甚至整个龙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审美和批评标准,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次,书中将哲学美学思想与龙国传统诗学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封闭性,极大的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再次,书中提出“造境”与“写境”的概念,区分了理想派与写实派,并指出二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关联、彼此渗透。

    最后,书中还借用宋词名句提出了“人生三境界”说,这一解读已经超出了文学批评本身,回归了人生哲学的层面,这样的深度,是普通学术专著远远无法企及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领域的颠覆性学术专著,可以称得上是开创性的作品。